原创 AlphaMedEdu December 2024
唾液腺多形性腺瘤(Pleomorphic Adenoma,PA),也称为良性混合型腺瘤,是最常见的良性唾液腺肿瘤,通常发生在主要唾液腺(如耳下腺)和次要唾液腺(如腭部、舌下腺)中。这种肿瘤多为缓慢生长、边界清晰、无痛性肿块,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患者通常不会感到不适。随着肿瘤增大,可能会压迫周围结构,引发疼痛或不适。虽然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,但少数情况下未治疗的肿瘤可能发生恶变,转变为恶性肿瘤,称为多形性腺瘤癌变。
诊断方式
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体检、影像学检查(如超声、CT或MRI)和细针穿刺活检(FNA)。细针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安全、简便且经济的诊断工具,已成为腮腺肿瘤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。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取肿瘤细胞和基质成分,为病理学诊断提供直接证据。
细胞学特征
多形性腺瘤因其由多种组织成分构成,包括腺体组织、软骨样组织、纤维组织等,因此得名“多形性”。细胞学诊断PA时,关键是观察到以下三种主要成分:
上皮细胞
上皮细胞通常呈现规律排列,形成蜂窝状或导管样结构(如图1,2所示)。这些细胞的排列方式和形态特征对于诊断多形性腺瘤至关重要。
Figure 1 Figure 2 肌上皮细胞
肌上皮细胞通常单个存在,最常见的形态为浆细胞样,也可以呈梭形(如图1所示)。
软骨粘液样基质
软骨粘液样基质是多形性腺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关键成分。这些基质通常呈纤维状,边缘不规则,且内部混有肌上皮细胞。在不同染色方法下,软骨粘液样基质的颜色有所不同:在DQ染色中呈紫色,而在Pap染色中呈浅蓝色(如图3所示)。这一基质需与基底膜样基质区分开来,后者常见于其他类型的肿瘤。
Figure 3
临床案例与教训
错误诊断案例1
图4 是一个年轻女性面部肿瘤的细针穿刺。我们可以看到基质和单个存在的细胞。因为看起来很像软骨粘液基质和肌上皮细胞,细胞学诊断了PA。切除下来的肿瘤 形态学(图5)跟细胞学的一样。最后诊断是孤立性纤维瘤 (solitary fibrous tumor)。教训是需要看到所有三种成分才能诊断PA。如果任何一种成分缺失,不能诊断PA。



错误诊断案例2
图6显示的是一位中年女性腮腺肿瘤的细针穿刺标本。该标本中除了软骨粘液样基质和肌上皮细胞外,还可见到明显的上皮细胞异型性(如图7所示)。图8为细针穿刺材料制作的细胞蜡块,展示了三种典型成分:软骨粘液样基质、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,诊断为多形性腺瘤。
然而,仔细查看图8中的左上角,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坏死细胞。图9显示的是手术切除的肿瘤,最终诊断为肝细胞癌转移。我们在穿刺中看到的大部分组织是腮腺对于肿瘤的纤维组织反应,这种反应在腮腺肿瘤中并不罕见。教训是,如果细胞异型性明显或有坏死,不能诊断多形性腺瘤。




总结与诊断要点
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,细针穿刺作为诊断腮腺肿瘤的快速、安全且经济的方式,具有重要价值。细胞学诊断多形性腺瘤时,必须观察到以下三种成分:上皮细胞、肌上皮细胞和软骨粘液样基质。若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缺失,都不能诊断为多形性腺瘤。如果观察到上皮细胞的明显异型性或存在坏死,应考虑其他诊断,避免错误诊断。
Comments